goTopTOP

親歷山東 蒲家莊拜謁柳泉訪聊齋
淄博市
2008/11/21 人民鐵道網 
 記者在淄博站採訪後,慕名來到蒲松齡故里——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,拜謁這位在中學時讀《聊齋志異》就早已神交的大文豪故居,憑弔柳泉遺跡。

 蒲松齡的故居位於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一個叫蒲家莊的幽僻山村。記者進入村口,走上一條貫穿東西長長的青石板路,東行200多米就來到了蒲松齡故居大門口,懸掛的郭沫若題寫的“蒲松齡紀念館”幾個字,明白無誤地告訴你,蒲松齡紀念館到了。

 跨進紀念館大門,便是蒲松齡故居的前院。庭院是一座典型的北方農家小院,坐北朝南。院落相連,山石林立,小橋流水,亭臺樓閣,長廊小道,清幽典雅。小院瓦舍茅屋相間,古藤繞屋,花木扶疏。

 院內一尊漢白玉石雕像:坐著的蒲松齡拈須沉思,似乎在構思聊齋故事。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庭院中,令人心曠神怡,煩憂雜念皆無,讓人仿佛置身於聊齋故事場景中。

 從前院向北,穿過一個八角門,就到了聞名遐邇的聊齋院。北邊的聊齋正房,是蒲松齡生活的老屋。房前兩株石榴樹,夏日花紅似火,秋來碩果滿枝。走進正房,正面牆上掛著清代著名畫家朱湘鱗畫的蒲松齡畫像,兩邊是郭沫若手書楹聯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,刺貪刺虐入骨三分”。畫下長幾上放著蒲松齡把玩過的靈璧石、三星石等珍玩,這都是當年蒲松齡教學時在綽然堂的陳設,據說其中靈璧石曾被北宋大畫家米芾珍藏過。正房裏右邊是書屋,這是蒲松齡寫文章、會客及小憩的地方,窗臺上放著從蒲松齡墓中出土的錫燈、煙袋等,桌上擺著蒲松齡使用過的硯臺、手爐、筆筒等。當年,蒲松齡就是在這裏創作了《聊齋志異》這部鴻篇巨制和其他著述,從而奠定了他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。正房裏左邊是蒲松齡的臥房,他在這裏出生、逝世。

 正房旁邊的西廂房是蒲松齡生平展室,大量生動翔實的圖片、史料和一些出土的文物向人們展示著他的一生。記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件很普通的陪葬品:錫制的酒壺、酒盅和銀制的挖耳勺,由此可見蒲松齡一生清貧。凝望著故居的一景一物,記者不由想起劉禹錫的《陋室銘》——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雖然蒲松齡一生清貧,但他卻有安貧樂道的情趣和高潔傲岸的節操,擁有一生無比富有的精神財富。

 蒲松齡紀念館的其他展室,分別為蒲松齡著述展、著述外文版展,以圖文並茂的版面和實物,詳細介紹了蒲松齡的生平、著述及《聊齋志異》在國內外的流傳情況,使遊客有了一個形象、直觀的瞭解。此外,紀念館還辟有名人字畫展室,薈萃了郭沫若、胡厥文、老舍、田漢、劉海粟等人的題詞。

 記者從蒲松齡故居出來後,向蒲家村村東走,便到了柳泉風景區。柳泉是蒲松齡故鄉的一處古老遺跡,泉邊就是驛道。當年,蒲松齡曾在這裏設茶采風,搜集創作《聊齋志異》的素材,並自號柳泉居士。現泉邊立有現代著名文學家沈雁冰所書的“柳泉”石碑。

 拜謁蒲松齡紀念館和柳泉遺跡後,記者心潮難平,感慨萬千。雖然蒲松齡一生不得志,但他卻在逆境中百折不撓,活到老,寫到老,終於創作出驚天地泣鬼神的不朽之作——《聊齋志異》,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學遺產,成為一代文學宗師,為後人所景仰。帶著對蒲松齡的敬仰之情,記者依依惜別蒲家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