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TopTOP

城市概述

淄博市位於山東省中部,地理座標東經117度32分,北緯35度56分,位處於濟南與濰坊之間,面積5938平方公里,與台灣花蓮縣4628平方公里相較,約為1.28倍大,轄區內有張店、淄川、博山、臨淄、周村5區,和桓台、沂源、高青3縣,全市總戶數為138.82萬戶,戶籍總人口為419.59萬人,市區人口即佔了270萬。
淄博是山東省重要古遺蹟城市,除了發現北辛文化、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等三個新石器時代階段,她自西周起即是齊國的首都,長達數百年的時間,一直是齊國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中心,城市發達,到西漢前期,規模都還勝於長安。現所發現之豐富的古遺址,成為珍貴的旅遊資源。
淄博也是山東的重要工業城市,除了陶瓷、煤碳、絲綢三大傳統產業之外,新興的主要工業有石油化工、機械、冶金、醫藥、建材等,1992年評比城市綜合實力居全中國50強之一。
淄博農業屬城郊型農業,產值佳,桓台縣在1990年還躍居北方第一個「噸糧縣」,此外,蔬果產植也相當大。

地理位置

淄博市位於山東中部,南接魯中山地的泰山,北連黃河流域的魯北平原,地勢南高北低,最高海拔1108.3公尺,最低海拔5公尺,處於濟南與濰坊之間,西與濟南市、萊蕪市接連,距濟南196公里;東接濰坊市,距離99公里;東北與東營市相連;北接濱州區;南與臨沂市、泰安市為鄰。
淄博是一座組群式的城市。城市布局以中心城區為中心呈等距衛星分佈副區,由張店、淄川、博山、周村、臨淄5區和桓台縣呈梅花狀副射,東西南北4區距中心城市均為20公里左右,城鄉交錯互為提攜,城鄉差距無形縮小,貧富拉近,利於整體發展,此模式被專家稱為「淄博模式」。
淄博地區因位居渤海經濟區和沿黃經濟協作帶之交匯處,也是山東半島沿海經濟開放區的重點城市,此優勢地理環境,以及開放的城市態度,使得海內外投資熱絡,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快速增長的城市之一。

歷史背景

淄博歷史悠久,是先秦文化重地,臨淄為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國都,在長達8百年的時間,齊國為春秋五霸之首、戰國七雄之冠,臨淄都市建設發達。而在西周之前,淄博則發現有後李文化、北辛文化、大汶口文化、龍山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文化,人類文明可前推至8千5百年。夏商時期則有屬國爽鴆氏、季氏、逄伯陵、薄姑等古國。
西周、春秋、戰國時期,是淄博的極盛期,城市規模大於長安,人口40萬,為當時東方第一大城,所謂「臨淄之途,車轂擊,人肩摩,聯衽成帷,舉袂成幕,揮汗成雨,家敦而富,志高而揚」,足見當時安樂富裕之狀。
淄博地區自秦漢以降,至明清,都未形成統一的地方行政建置,僅分屬不同郡、府、州的縣,較完整的只有臨淄縣、淄川縣、桓台縣和博山縣。
臨淄縣始建於西元前221年;王莽新政時期改為齊陵縣;東漢建武元年(西元25年)恢復臨淄縣之稱;南北朝時期(西元556~581年)又改稱陽縣;隋開皇十六年(西元596年)再恢復臨淄縣名。此後沿此縣名。
淄川縣原為般陽縣,始建于西漢初年;元嘉五年(西元428年)般陽縣改稱為貝丘縣;隋開皇十八年(598年)恢復淄川縣名,沿用至此。
桓台縣原名新城縣,始建於南宋紹定元年(1228年),沿用至民國;1914年1月,新城縣改名二水縣,同年4月改稱桓台縣。

氣候狀況

淄博處於暖溫帶地區,屬於半溫潤、半乾旱的大陸性氣候,亦即東部季風暖溫帶濕潤氣候區。平均最低溫一月零下0.8℃,最高溫七月27.5℃,年均溫12.2℃~13.1℃;年均氣壓在9928~1014.8百帕;年均降雨量550~800毫米,雨量自南向北減少;年均日照時數2542~2832小時;年均無霜期為180~220天。氣候四季分明。
就自然災害而言,以乾旱、冰雹、暴雨影響較大,尤其近年乾旱發生頻率愈來愈高,達75%,農作損失嚴重,以1997年夏旱來說,6、7月降雨量僅83.8毫米,較正常降雨量少183.4毫米,估計旱災損失超過5億元人民幣。98年冬至99年春末,降雨量更創52年以來的新低。旱象日益嚴重,是近年來的一大隱憂。暴雨則多發生的夏季,98年沂源發生暴雨洪澇,受災人口達2萬多人,直接經濟損失2千多萬人民幣。

景點搜尋

  • 地區

  • 景點級別

  • 景點類型

  • 搜尋